文化进村 洛宁再造乡风文明
发布日期:2023-06-15 浏览量: 139
洛出书处、仓颉造字台、伶伦制管……洛宁,一个有文化的地方,这里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也是华夏文明的文字之源、音律之源。
在乡村振兴中,当地通过开展文化扶贫、文化下乡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、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、艺术引入乡村建设等文化举措,不断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,用文化潜移默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,让富裕起来的群众生活更加和谐幸福。
足球场地“乡镇全覆盖”,成留守儿童好去处
6月13日,临近中午,位于洛宁县长水镇长水村新建的足球场里,5名来自长水村西街小学的孩子,正在进行足球训练。
这5名孩子是代表长水镇参加正在举行的洛宁县“战区杯”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部分队员,为了能够赛出好成绩,他们趁中午的间隙,加紧练习。
记者注意到,这个占地约15000平方米的足球场,建设标准之高在农村地区很少见。整个足球场地全部由绿色塑胶草皮覆盖,而四周的跑道也全部是由塑胶覆盖。
这样的足球场在洛宁县乡村还不仅此一处。
近年来,洛宁县高度重视乡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建设,结合脱贫攻坚和教育扶贫政策,多方筹措资金3900万元,建成人工草坪足球场55块,其中11人制球场7块,7人制球场7块,5人制球场41块,实现了足球场“乡镇全覆盖”。
“这些足球场,不仅为我们这里的少年儿童提供了踢球的场地,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”洛宁县长水镇组织委员尚静说,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来说,乡村足球场成了他们沟通最流畅的语言,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。
实施“七个一工程”,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
只要有空,洛宁县城郊乡坞西村村民梁恒仁,就会来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,在党建书屋里看看书,累了在棋牌室和老伙计们下盘棋,哼几句会唱的戏。
梁恒仁的美好生活,得益于村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。
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是洛宁县文化扶贫的内容之一。该县通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,大众文化正在回归大众,让农村文化建设显示出旺盛生命力。
据了解,在具体的实施中,洛宁县投资7200万元,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实施“七个一工程”。目前洛宁县390个行政村,均具备一个文体活动广场、一个文化活动室、一个简易戏台、一个宣传栏、一套文化器材、一套广播器材、一套体育设施器材,达标率为100%。
梁恒仁所在的坞西村,新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有文化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信息资源共享室、便民服务中心、党员电教活动室、党建书屋、老年互助幸福院、标准化卫生室、文化体育广场、简易戏台等便民服务、文化活动硬件设施,配备了文化活动器材、广播器材、体育健身器材和宣传栏等软件服务配套设施,这里也成为老百姓们最爱去的地方。
“别看我们这是农村,各种演出活动可不少。”梁恒仁说,经常有剧团演出和送电影下乡活动在这里办,忙了一天的村民,晚上会聚集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前跳广场舞,热闹的广场舞,不仅展现了现代农民时尚的一面,也反映出群众生活的幸福美满。
注入“道德力量”,传统庙会升级为乡村文化节
洛宁县长水镇长水村,是“洛书”的发源地。当地现在还存有汉魏、清雍正时期的“洛出书处”石碑各一块。依托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,每年3月举办的长水洛书庙会亦远近闻名。
而就在3年前,这一庙会形式悄然发生了变化。
庙会变身洛书文化节,融入了助人为乐、诚实守信、孝老爱亲、敬业奉献、创业致富、见义勇为等道德评选和戏曲、舞蹈、秧歌、排鼓等传统文化艺术展播等环节,主办方也由村民自发升格为县委宣传部和镇政府主办。
“群众参加这样的文化节,不单单逛了庙会,还受到了道德的侵染和文化的熏陶,从而精神风貌也得到了提升。”长水村党支部书记王松武说。
除了借助传统庙会的方式,提升群众精神文化水平,洛宁县还通过培养乡土文艺人才,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据了解,洛宁县组建了由县豫剧团退休职工、社会文艺爱好者、退休老干部等人员组成的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队伍,面向基层开展文艺演出活动;利用“三区”人才支持计划,提升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文艺技能,普及文化知识,传播先进文化理念,培训乡土文艺人才,确保村村有两支以上懂文化艺术、有表演技能、会唱戏跳舞的文艺队伍;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活动,成立农村文艺小分队320余个,定期开展扭秧歌、广场舞、踢毽子、戏曲表演等群众性文体活动,用文化潜移默化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。
打造乡村艺术公园,乡风文明尽显盎然生机
破落的窑洞、老旧的民居、歪歪斜斜的麦秸垛、坑坑洼洼的路面,这是5年前洛宁县罗岭乡前河村的真实写照。而现在,这里俨然成了乡村艺术公园。
前河村地处中国陶瓷发源的核心地带,距以彩陶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62公里,距汝窑遗址126公里,距钧窑遗址196公里。
2015年,从事陶艺创作多年的郭爱和来到前河村,以艺术家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设计这个小山村。郭爱和将村庄的文化底蕴与自身所长结合,用9999只大陶缸打造艺术底色。在这里,陶缸是花盆、护栏、垃圾桶,是坐凳、展台、指路牌,也是山谷间绵延的步道,是艺术景观的原材料。
经过艺术雕琢的山村,不仅有了新的名字“三彩陶艺村”,还有了文化的灵气,更为当地发展带来了活力。
漫步这里,村里仍保留着醇厚的天然趣味,山间芳树遍植,传统民房、窑洞点缀其间,以陶缸为原料的创意作品随处可见,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来观光。文化艺术正以它特有的力量,潜移默化再造当地的乡风文明。
每年冬天,这里都要举办一次当日艺术展,邀请国内外艺术家来创作,当日创作、当日展览、当日拍卖、当日捐赠,款项用于周边村庄适龄儿童的美育教育。
2015年至今,参加当日艺术展的艺术家由首届的23位增加到100位,共募集爱心款项64.8万元。6所乡村学校因此建起了美育教室,1200名学生受益,音乐、美术等人类艺术之光,正照进农村孩子的心里。(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付首鹏文/图)
上一篇:【6.14信用记录关爱日】宣传诚信理念,共享美好生活
下一篇:文明城市创建知识问答